China-VO组织的作品在“共享杯”大学生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2014年12月11日,第二届“共享杯”大学生科技资源共享与创新实践竞赛(简称“共享杯”大学生竞赛)总结交流大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竞赛组委会成员单位代表、竞赛评审专家组代表及部分获奖选手参加了会议。我台组织的参赛作品获得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2项,崔辰州研究员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共享杯”大学生竞赛由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主办。竞赛创办的宗旨在于进一步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推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科技资源进高校、进院所,加强大学生、研究生群体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认识、理解及运用,提高广大在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发掘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优秀科技人才。

本次竞赛自2014年5月15日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国各地大学生们的热烈响应。截止到2014年10月30日大赛作品最后提交日止,共有1500多个团队或个人报名参赛,参赛人数超过3000人;共收集竞赛作品717件。竞赛组委会组织了包括院士在内的专家组对参赛作品进行了论文相似性查重、作品初审、原创性审核及作品终审等多轮评选,并经公示后最终确定了各奖项的归属。本次竞赛共评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6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83名、优秀指导教师奖9名、优秀组织奖6名。

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团队积极组织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和中学生设计开发参赛作品。选手们将从中国虚拟天文台、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等渠道获取的天文和地学科学数据借助万维天文望远镜(WWT)进行可视化呈现,从不同层面开展分析研究,得出一定的科学结论。

华中师范大学和国家天文台联合培养研究生万望辉完成的“漫步中国星空之紫微垣”获得一等奖,广州大学关凯莹、张嘉俊完成的“WWT脉冲星天文数据可视化”获得三等奖,华中师范大学周珊珊、杜康玉完成的“地震带的分布”和北京师范大学房小寒完成的“魔星大陵五”获得优秀奖。我台崔辰州研究员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这些作品通过数据可视化及WWT漫游制作,融合数据密集型天文学、虚拟天文台、天文信息学和基于真实科学数据的教育科普等最新理念于实践中。参赛过程培养了学生运用国家科技资源进行创新研究的意识,激发了学生们的科技创新激情,历练了团队,有效提升了学生们的科研和实践能力。